1、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必须无尘车间进行全面清扫、擦净,严格控制进出无尘车间的人员,最好门径管理,只有有实验需求的师生方可进入,谢绝一切不必要的参观。进出实验室严格按照设计路径。净化空调系统内部如有积尘,应再次清扫、擦净,达到清洁要求。如在技术夹层或吊顶内安装高效过滤器,则技术夹层或吊顶内也应进行全面清扫、擦净。
2、无尘车间及净化空调系统达到清洁要求后,净化空调系统必须试运转。连续运转12h以上,再次清扫、擦净无尘车间后立即安装高效过滤器, 浮游菌、沉降菌的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悬浮粒子,分别通过浮游菌采样仪及带有微生物培养基的平皿来完成。培养皿在用于检测时,为避免培养皿运输或搬运过程 造成的影响,宜同时进行阴性对照试验, 每次或每个区域取1个对照皿,与采样皿同法操作但不需暴露采样, 然后与采样后的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箱内培养, 结果应无菌落生长。
3、高效过滤器的运输和存放应按照生产厂标志的方向搁置。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剧烈振动和碰撞。
4、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必须在安装现场拆开包装进行外观检查,内容包括滤纸、密封胶和框架有无损坏;边长、对角线和厚度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框架有无毛刺和 锈斑(金属框);有无产物合格证,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进行检漏。经检查和检漏合格的应立即安装。安装时应根据各台过滤器的阻力大小进行合理调 配,对于单向流,同一风口或送风面上的各过滤器之间,每台额定阻力和各台平均阻力相差应小于5%,洁净度级别等于和高于100级无尘车间的高效过滤器。
5、安装高效过滤器的框架应平整。每个高效过滤器的安装框架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尘尘。
6、至于以上指标的监测频率除沉降菌外使用者可以自己把握,无尘车间启用之初应每周监测, 如果数据稳定,适当延长周期,但建议至少每3个月监测1次。每次实验时超净台及无尘车间内都应当放置沉降菌平板,相当于一个实验环境的阴性对照,而对于微 生物实验,尤其是细菌总数,只有在监测数据符合对应等级的无尘车间要求时数据才有效。高效过滤器和框架之间的密封采用密封垫、不干胶、负压密封、液槽密封和双环密封等方法时,都必须把填料表面、过滤器边框表面和框架表面及液槽擦拭干净。
7、无尘车间等级:洁净度 (cleanliness)是指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悬浮粒子的统计数量来区分的洁净程度。采用密封垫时,垫的厚度不宜超过8mm,压缩率为25%~30%。
8、 状态:静态 (at-rest)指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无尘车间内工作人员撤离现场并经过20 min自净后的状态。动态(operational)指无尘车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设备正常运行,并且有指定的人员按照规范操作。对于高校师生来讲更应该关注动态的监测结果。采用液槽密封时,液槽内的液面高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各接缝处不得有渗液现象。采用双环密封条时,粘贴密封条时不要把环腔上的孔眼堵住;双环密封和负压密封都必须保持负压管道畅通。
9、安装高效过滤器时,外框上箭头应和气流方向一致。 温度、湿度、静压差、风速是预测试指标,只有这些指标都在规定范围内,后续3个主测试指标的监测才有意义。温湿度要求使用者可以自己把握,如无特殊要求 时,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为宜。无尘车间与非无尘车间之间的静压差应>10 Pa;相邻不同洁净级别的无尘车间之间的压差应>0.5 Pa;洁净区与室外压差应>12 Pa。单向流净室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15%。以上测试可以通过温湿度仪、微压计、风速仪来完成。当其垂直安装时,滤纸折痕缝应垂直于地面。